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盛大落幕,金爵奖等各归其主,在初夏的雨季,上海市民享受了一年一度的电影饕餮盛宴。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无论在本土还是海外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我们注意到,在电影狂欢的背后,互联网+成为今年电影节最为引人关注的主题词,电影节组委会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娱乐宝、淘宝电影等网络平台与影迷加强互动。同时,此届电影节首次举办互联网电影系列活动,包括互联网电影展映、互联网电影产业投资跨界峰会、互联网电影上海高峰会和互联网电影之夜四大活动;针对互联网与电影行业的融合、大数据与电影制作等话题,搭建互联网精英与电影人对话平台。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认为,互联网和电影结合不仅仅是出现在线播放器或者在线卖票,应是化学反应。这让人想到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总裁于东的话。他说,未来传统电影公司都将为BAT打工。事实证明,这一判断并非虚言。一年来,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电影业就是证明。这次电影节一方面借力阿里巴巴巨大的传播渠道,彰显互联网对电影的传播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多种活动,深层次、多角度观察互联网与电影的关联。如何理解张勇的“化学反应”?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从上游的IP,到融资、制作、宣发、售票,以及与广大观众的互动、衍生品的开发,在电影全产业链上,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但这还不是所谓的“化学反应”,只是传统电影产业链的升级而已。比如网络文学成为电影脚本的新宠,与传统的导演从杂志选择好的小说进行改编并无实质性的区别;互联网包括大数据介入票房分发,也仅仅是渠道升级和变化;互联网企业进军电影,与其他金融资本进入电影产业一样,也都是一种投资行为,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电影行业,只能说明在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下,资本在市场有了更加敏锐的选择。 真正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是,互联网是否能够从本质上改变电影,这才是能否判定“化学反应”的要义。 我们认为,电影本质上不会因为互联网而改变。网络电影、手机电影或者微电影与传统院线电影最大的区别可能仅仅在于长度不同。电影诞生初期,电影的长度正如同今天的微电影一样,也一律是短片,所以电影的长短不决定电影的本质。互联网虽然给电影提供了无处不在的传播渠道,但正如在电视上播放电影一样,也仅仅是媒介的改变,人们只不过是从电影院(家庭影院是电影院的扩展)、电视等媒介延伸到更为易得的终端。手机等科技手段使拍电影进入寻常百姓家,但是如同每一次科技进步一样,对电影的影响不是门槛或成本的降低,反而是随着科技进步带来更多的大制作电影的流行,在当今观众对影像技术已经形成感官依赖的条件下,小成本、低技术、非专业的电影不可能成为电影主流。目前各种视频网站上的海量“微电影”,严格意义上讲只是一些碎片化的“微视频”,电影的质地可能变得越来越轻,可能离真正的“电影”越来越远。互联网遇上电影要做到“化学反应”对我们来说可能还很遥远。 回过头来,对互联网遇上电影还要抱着某些警惕的心态。近些年,微电影成为全社会的热点,政府、院校、企业甚至各类社会机构主办的各种微电影活动层出不穷。一方面,可能对培养人才、普及电影艺术、提升电影消费有所帮助,另一方面,又会导致人们缺少对电影专业性的敬畏,非专业的人员不断侵入电影领域,进入电影的门槛似乎越来越低,电影似乎成了任人打扮的灰姑娘。 无论是电影创作还是电影生产,毋庸置疑,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系统的产业链。上海借电影节的影响,不断强化电影工业体系和产业链的布局,至今基本形成了工业体系和产业链的雏形。互联网遇上电影,也需要找到在这个庞大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最有价值的部分,切不可非理性地一拥而上,无限放大互联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