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38688888

阳光电源:开创“就近售电”模式实施“光伏扶贫”

   日期:2018-08-21     来源:百度    浏览:259    评论:0    
核心提示:    光伏扶贫模式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自发自用、多余上网”。也就是说,农民可以自己使用这些电能,并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每户人家都将成为微型太阳能电站。     
    光伏扶贫模式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自发自用、多余上网”。也就是说,农民可以自己使用这些电能,并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每户人家都将成为微型太阳能电站。       合肥市在光伏扶贫上开创了全国先河,而阳光电源正是光伏扶贫模式的首倡者,在2013年初就向市政府提出光伏扶贫创新建议,并将率先在肥东县长临河镇开展光伏扶贫试点。       2015年,阳光电源利用大规模光伏扶贫实施、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户+村”精准扶贫体系,在岳西县建设5000个3千瓦户用扶贫光伏电站、40个60千瓦村级扶贫光伏电站,每年直接为每个贫困户增收超过3000元、每个贫困村增收超过6万元,切实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智慧天眼       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阳光电源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上,我们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到岳西县光伏扶贫项目的总体数据、各乡镇以及每村每户的具体数据,包括天气状况、并网时间、发电量、发电收益等。不光是岳西,今后全省所有光伏扶贫项目数据都可以在这个平台展示。“蓝色代表正常,红色代表故障。”阳光电源工作人员介绍,除了数据统计的功能,通过这个平台还可以远程查看各地光伏电站的“健康状况”,故障实时通知,犹如一双“智慧天眼”。     就近售电模式       在合肥安得物流园,大面积的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在屋顶上。大约85000多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7500千瓦,每年可发电约750万度。利用闲置的屋顶发电,除了供给自己使用外,多余的部分还可以卖给附近的企业。这种模式不仅经济而且环保,值得提倡。       去年3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被称为本轮电改新方案的最大亮点。为客户提供更优质低价的电力,争取更多的发电量和收入利润,工商业电力用户拥有向不同的市场主体购电的选择权,增强了购电时的议价能力,这将大大降低工业用户的用电成本,权益可以得到更好保障。       而阳光电源在“就近售电”运营模式上的创新,正是为中国电力市场的改革发展提供更多可供借鉴的路径。       此外,在今年10月初启动的2016首届全国分布式光伏应用创新金奖评选活动中,阳光电源正是凭借着安得物流屋顶光伏电站项目角逐“最佳商业建筑分布式光伏金奖”。同时,“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电站运维管理系统”、户用光伏扶贫项目也在角逐“最佳分布式光伏智能管理系统金奖”和“最佳居民建筑分布式光伏金奖”。       不管是“光伏扶贫”模式的提倡还是“就近售电”模式的创新,都是源于阳光电源二十年来对光伏产业的深入了解和不懈探索。而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电站运维管理系统在全国的率先应用,正是为这些创新模式的成果提供了一个智能的管理平台,通过这双“智慧的天眼”,看到的是走在光伏行业前列的“阳光模式”。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加入我们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沪ICP备1904244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