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几十分钟的路程,开车出门却找不到停车位,停车花的时间可能比开车时间还长,怎么办? 滴滴出行等网约车平台横空出世,以拯救者之态出场,深受用户欢迎和追捧。 短短时间内就火遍了一线城市,更是受到了资本的青睐,估值也是一路上涨到达了现在的近2000亿!一时之间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挤入了全球千亿独角兽行列。 然而自从滴滴打败Uber之后,以3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Uber在中国的业务,由于没有竞争对手,滴滴在中国的网约车市场逐渐形成垄断,滴滴出行的车费开始上涨,原先一打车就出现的“滴滴一下,马上出发”变成了如今的“无人应答”,于是,在过去热捧滴滴的一二线城市,再度出现了打车难、打车更贵等用户吐槽,恍若当年的出租车一样刷屏了朋友圈。 原本滴滴是用通过烧钱补贴方式来解决打车贵问题,如今没了竞争对手,只有高峰期的加价,减价补贴再也没见过了。 随着国家《网约车新政》的出台,网约车地方新规开始实施,不少城市都开始限制非本市户口的司机运营网约车。另外对于车牌还有轴距也各有要求,无形中拉高了网约车的入行门槛,此举将导致车辆供给骤减、司机大幅减少、网约车车费翻倍、出行效率大幅降低等问题。 现在的滴滴已经和出租车没什么两样了,或者说现在将大部分业务分享给各个出租车公司,自身也开始雇佣专属司机背离共享经济的滴滴,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出租车公司。 最近,滴滴的名声一直是呈现一个下落的趋势,不管是从媒体的报道上,还是从用户的反应上,似乎那个之前给无数用户带来便利,逼迫的出租者提升服务质量,黑车无生存之地的滴滴,已然成为历史,消失在人们的各种批判声中。 偏离了最初的道路,成为一家互联网+汽车公司,曾经的千亿独角兽公司开始露出了疲态,未来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