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38688888

人民电器向财团变身——访人民电器董事长郑元豹

   日期:2018-08-21     来源:百度    浏览:189    评论:0    
核心提示:你相信吗?  如果一位年仅47岁的企业家,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将一个企业带到年产值超100亿元规模的高起点,此时不是因为健康的原因,也不是因为在公开的场合需要作秀,就是在这个夏日一个稀松平常的午后,在谈及企业未来的再发展时,他突然说:“我
你相信吗?  如果一位年仅47岁的企业家,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将一个企业带到年产值超100亿元规模的高起点,此时不是因为健康的原因,也不是因为在公开的场合需要作秀,就是在这个夏日一个稀松平常的午后,在谈及企业未来的再发展时,他突然说:“我觉得自己老了,准备在3年后,也就是我50岁的时候退休。”  你会相信吗?  而接下来,他又几乎是以百分之百肯定的语气描述着这样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未来愿景:5年内我的企业一定要上市;10年内实现企业的财团化目标;我能做一个1000亿元财团的董事长。   你真的能够相信吗?这一前一后自相矛盾的说法。  然而,不论你相不相信,这都是一个事实。讲这番话的,是中国人民电器集团(以下简称人民电器)董事长——郑元豹,一个中国电器行业的“兼并狂人”。  其实,就像所有的商业机密在未破题前总是让人一头雾水一样,稍微有些商业常识的人几乎可以直观性地得出这样一种推论:这一切,一定暗藏玄机。  郑元豹的底气  颇为公众所熟悉的人民电器,成立于1996年。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是通过联合兼并浙江66家生产企业组建成立的。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郑元豹开始触摸低压电器这一领域,却在更早的1979年。据知情人士介绍,郑当时拿着开铁铺和开武馆掘得的第一桶金,到杭州承包了某部队里的一个做开关柜的小厂,以此为基础成立了飞鹰机电控制厂。郑说:“当时,最大的理想是,只要让我1万元赚到手,我就什么都不干了。”  也许,这是每一个创业者初期都会有的一个心理,而后来随着财富的积累则会不断膨胀。似乎没有人能够逃脱这个规律,郑元豹也一样。  后来,郑元豹用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赚到了近8千元的资金。就是在这个时候,应该说距离他的1万元梦想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时,郑元豹却有了更大的梦想。  1982年,携同赚来的所有积蓄,郑元豹由杭州转赴上海,购并了当地一家企业,在那里创办了上海南汇机电设备厂,即现在的上海人民低压电器厂。  不过,在上海,郑元豹的脚步也只停留了6年。也许终究感觉那还不是自己最终的落脚点,而此时又恰逢温州成为中国电器产业最好的产床。1988年,郑元豹又杀回了温州。接管了一个仅有12名员工、3万元资产、生产单一的CJ10交流接触器的低压电器厂。应该说,这就是人民电器的雏形。  在此基础上,4年后,也就是1992年,郑元豹创办了乐清人民低压电器厂,并与总经理叶玉森一起买下了企业51%的股份。从1979年到1992年,从开始触摸低压电器这一领域,到最终形成一个稍具规模的企业,郑元豹用了13年的时间。也许是数年商场的历练与积累,此时,郑元豹作了一个在后来证明非常正确的决定:致力于低压电器领域的研究、开发与生产。  转眼又是3年,1995年,在还有3年就将步入人生40岁大殿的时候,郑元豹的事业也上了一个顶峰。彼时的人民电器已经突破温州乐清这个小地方的限制,成为浙江人民低压电器厂。尔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吞并了66家企业,于1996年组建成立了浙江人民电器集团。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1988年,人民电器只是一个年产值只有10万元的小厂,就是到1996年,当年的产值也不过1.8亿元。低压电器业内的人士也许知道,人民电器当时这样的规模,在全国的行业排行榜中,应该说是还算不上十分出名的企业。  郑元豹开始走进公众的视线,是1999年之后的事情。关于郑元豹的成名,在数家媒体上都有过如出一辙的类似报道:当年,郑元豹一次性在上海兼并了34家处于亏损状态的国有、集体企业。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在素有“中华机电一条街”美誉之称的上海市北京东路465号买下了3000平方米的行政办公楼盘,紧接着又斥资1.2亿元建设完成了占地200亩的“人民上海工业园”。这一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十分冒险的行动,恰恰奠定了今天人民电器行业地位的基础。  不能不说,郑元豹具有商业敏锐的判断力。据悉,这次有着历史性意义的资源整合,使人民电器当年的产值飙升至10亿元。  对于在1996年组建时仅有1亿元的企业来说,或者往更远一点回望郑元豹十几年创业积累财富的路径看,1999年财富的快速积累,似乎给了郑元豹某种鼓励与暗示:相较于自我财富积累的过程,“借力打力”显然是一种更加快速和有效的经营方式。  后来,在无数的场合,郑元豹都曾这样阐述着他对于经济的认识:“经济观念就是时间观念;经济管理就是时间管理”。从这则简短的话语中,明眼人似乎不难发现:“在郑元豹的思维中,人民电器的发展路径归根结底在于快速而有效地资源整合这一外部交易型战略。”  郑元豹的观念没有错,甚至可以说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十分吻合。知情人士介绍:“在2000年前后,正是各地政府对亏损的国有企业出售有着颇高的热情阶段,并且在其中的一段时间,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拟定了出售的最后期限,这对于想进行低成本扩张的企业来说,俨然是个绝佳的机会。因为相对于卖方的急于脱手,买方显然有着更多挑选和杀价的余地。”  2001年6月,郑元豹兼并的触角延伸到了与温州相距甚远的江西,以1.3亿元的总价一次性买断江西变电设备总厂,成立了人民电器江西变电设备有限公司。这在今天看来一桩十分划算的“买卖”,在当年很多媒体报道的时候,被冠以“斥资”。因为在当时很多人的常规思维中,江西变电设备总厂是一个包袱十分沉重的企业。“其时,江西变电设备总厂的债务高达数千万元,仅年利息支付就要近千万元。”业内人士如此介绍。  但是,作为一名在商海游弋多年的老将来说,郑元豹眼中看到的似乎不是这些:“此次收购成功实现了人民电器集团向输变电行业的扩张,并且,填补了柳市在输变电生产领域的空白。”  数年来兼并步步为赢的局面,令郑元豹越战越勇。2003年,郑元豹兼并的手臂延伸到了山东省,一举收购了该省最大的电气开关专业生产厂家——山东淄博开关厂。改组成立人民电器集团山东高科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截至此时,算上2002年2月落成的人民柳市高新技术工业园,在人民电器的版图上,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这样分布区域广泛、产业结构完整的布局:上海工业园、柳市高新技术工业园、江西变电设备有限公司以及山东高科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这四大生产基地,成为郑元豹在电器行业逐步占领制高点响当当的筹码。  错位竞争  2004年,郑元豹多年风雨兼程的兼并扩张得到回报。据相关资料显示,是年,人民电器以11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的绝对实力超越天正,晋升为中国低压电器领域的“榜眼”席位。而与自身相比,2004年相较于3年前则增长了5倍以上。  更令郑元豹欣慰的是,在业内专家断定的“低压电器这种没有技术壁垒的产品,市场取胜的法宝只有渠道与终端”的规律面前,郑元豹也早早有了准备。郑元豹曾经不无自豪地表示:“人民电器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加入我们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沪ICP备1904244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