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PLCopen主席Mr. Eelco van der Wal及PLCopen China主席彭瑜教授 9月21日,经过一年筹备的PLCopen China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和PLCopen国际组织承办。PLCopen主席Mr. Eelco van der Wal,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秘书长王军女士,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所教授级高工、PLCopen China主席彭瑜先生,自动化业界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代表共100多人出席。 会议就PLCopen国际组织和IEC61131-3标准在全球的发展状况,IEC61131-3在产品开发中发挥的作用和带来的效益,IEC61131-3在中国推广的状况以及PLCopen China成立后的计划等主要议题进行了研讨,并宣布PLCopen中国组织正式成立。 会后,记者就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采访了PLCopen主席Mr. Eelco van der Wal及PLCopen China主席彭瑜教授。600)this.width=600" border=0> PLCopen主席Mr. Eelco van der Wal 记者:PLCopen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自动化控制领域最权威的国际组织之一,但由于进入中国相对较晚,因此,对于许多中国用户来说还比较陌生,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其大致情况。 Mr. Eelco van der Wal:PLCopen成立于1992年,总部设在荷兰,是一个独立于厂商和产品的国际性组织。PLCopen的使命是解决与控制编程相关的主题,用以支持该领域内国际标准的使用。中国是继PLCopen国际组织在欧洲、北美、日本后的本地化的组织机构。在PLCopen组织内部无论会员规模大小均推行“一员一票制”的投票制度,组织机构的上一级主要有全体大会、管理委员会及执行主席,下一级则包括6个技术委员会和5个推广委员会。6个技术委员会为:TC1(标准),TC2(功能),TC3(认证),TC4(通信),TC5(软件安全),TC6(XML)。5个推广委员会为:PC1(欧洲),PC2(培训),PC3(北美),PC4(日本),PC5(中国)。 记者:十多年来,PLCopen在全球范围发展状况如何?与其它同类组织相比,PLCopen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在哪里? Mr. Eelco van der Wal:13年前,PLCopen是从接受IEC61131-3标准开始的。当时,我们是从用户是否能接受的角度来考虑,但是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厂商供用户选择。因此要使厂商愿意使用这个软件标准。为了避免市场对此的混淆,我们从认证开始着手,通过认证的程序我们希望用户能容易地辩识出IEC系统,厂商能生产出符合IEC标准的产品,或者他们的设计能符合标准的要求。但在市场上这个举措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带来了市场的混淆。认证必须保证用户一方没有出现混淆,它能把使用IEC标准的系统找出来。9年前我们做了一个很大的举措就是开始了运动控制技术。我们在IEC的研发环境里加入了运动控制。把PLC和运动控制的功能加以组合,形成了运动控制的5个标准。此举给了PLCopen一个崭新的定位,使其在推广IEC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也正是因此,PLCopen在方向上和以前有所不同,它不仅着重于IEC标准,还有标准以外的其他附加,XML和安全性就是例子。PLCopen的运动控制部分在市场上的成功重新定位了这个在工控界独一无二的国际组织。其他很多组织如现场总线组织在国际上也非常活跃,但在其背后通常都有大公司支持,但PLCopen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组织,没有任何一个公司能在这个组织中享有特权。 记者:IEC6113-3标准包含有广泛深刻的先进工控软件工程技术思想,但是实现的难度似乎很大,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Mr. Eelco van der Wal:IEC61131-3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变化的标准,但变化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难接受的。这个标准为解决控制问题提供了结构化的方法,但前提是你要愿意使用,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好处。然而,首要的是对编程者进行系统的培训,然后他们才能据此标准实行。这在规模较大的组织中往往容易进行,但为了使其适用于人数相对较小公司,也做了许多工作,在这种公司,大多数情况下是体现不出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这样,快速的解决方案逐渐就会显露其副作用。因此用其他方法如结构化的方法就会好一些,但前提是人们必须接受一种新的结构。 记者:自PLC诞生35年来,PLC软件跨公司技术平台共享、继承、移植、维护的要求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IEC6113-3标准有望解决这些问题吗? Mr. Eelco van der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