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38688888

焦绪录:互联网嫁接工业需要一个过程

   日期:2018-08-21     来源:百度    浏览:196    评论:0    
核心提示:  中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而且工业企业对融合创新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强化。  随着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趋势不断加强,智能制造发展不断深入,美国和德国变革制造业的战略构想日趋明朗。在这场新的产业革命中,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如
  中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而且工业企业对融合创新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强化。  随着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趋势不断加强,智能制造发展不断深入,美国和德国变革制造业的战略构想日趋明朗。在这场新的产业革命中,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如何推动面向工业领域的互联网应用创新?如何提升中国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如何制定对现有工业体系的改造方案?如何最终真正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刚刚接任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执行秘书长的焦绪录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简称CEI)记者做出了解答。  中美德模式对比  CEI:我们了解到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是在2014年8月12日于北京成立。之前,美国的AT&T、思科(Cisco)、通用电气(GE)、IBM和英特尔(Intel)也宣布成立过工业互联网联盟。选择现在去推进互联网的工业应用的原因是什么?  焦绪录:我们是从去年就开始筹备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了。互联网应用范围很广,有农业的、医疗的、科技的、金融的,在工业、制造业方面的应用是全球的大趋势,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基础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核心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集成电路、无线通信的研发,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信息通信网络、智能终端制造、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业应用软件的开发运用等,为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提供了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  在筹备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工业企业创新融合发展需求强烈,一些工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已经在融合发展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互联网工业应用是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我们积极筹建工业应用委员会原因。  试水消费领域  CEI:中国互联网工业应用、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的差别在哪儿?  焦绪录:从理念上来看,美国和德国提出概念比较早。三者的核心都是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同时,最终目标都是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生产效率。差别在于,德国的“工业4.0”更倾向于工业生产链条的实时监控和协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应用环节更加广泛。从GE公布的应用范例来看,其除了涉及生产环节外,还有产品制造业的服务。  例如在航空领域,美国通用在提供设备的同时,还提供信息服务。美国更讲究数据和资源网络,强调要将设备、人力都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要有智能的设备、智能的网络、智能的系统循环。  中国的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是从企业销售、交易服务向研发设计、产品生产、装备制造、能源供给全面渗透,通过众包、规模定制、工业云、O2O等新模式在制造业中快速传播。  CEI:从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设立在中国互联网协会下来看,就与美国和德国是由通用电气和西门子这种老牌工业企业领衔有着明显的差异。造成这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焦绪录:中国的工业发展目前已经到了一个攻坚期。这与美国、德国的工业发展有很大差别。中国的工业巨头相对比较少。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阶段性差异。美国、欧洲甚至包括日本,服务业占到国民经济的80%,中国还只有1/3,刚刚超过第二产业。  中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工业企业对融合创新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强化。  但互联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全球来看,中国的互联网应用走在了前面,这种意识和全球的风潮一致。所以我们在推进互联网工业应用时,是从互联网企业向工业企业渗透和推进,促进工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共赢。  谁来呼吁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并不重要,这是不同国情决定的不同结果。中国的信息技术和IT技术基本上与全球同步发展,一些中国企业的创新是不容忽视的。在互联网业务领域,中国企业很有竞争力,但在工业领域,起步晚了。  目前,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更多地聚焦在家电领域,这个领域与消费者密切相关,创新需求走得更靠前,在创新模式上也有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从认知上这部分属于消费互联网。  例如,海尔已经开放研发设计环节,推出全球开放的研发平台。这个平台目前已经运营2年,吸收12万人的需求和创意。美的也专门设立研究院从事智能化研究,把外观、用户交互等内容用开放的形式来操作。  未来的产业肯定不仅仅局限于此,将在制造业领域不断扩大,并且用更加开放的方式去形成产业链。这需要发展的契机,与产业环境、企业发展环境有关。我们有一个比较美好的愿景,希望10年内,工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有一个比较大的飞跃。  CEI:你提到了家电领域,那么中国别的制造领域在互联网工业应用上处于什么样的情况?  焦绪录:在互联网工业应用上,目前中国的确是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制造领域的企业比较领先,就像刚才提到的家电领域。还有,像汽车这种高档的消费品,已经开始从满足个人出行需求的基本要求,上升为满足舒适度、交互性、便捷性、消费奢侈性等,而且相关应用已进入其生产环节。  在中国其他传统的工业制造领域,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对企业的冲击比较大。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有互联网工业应用的产业环境,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具体地实现突破。  变革将无法预料  CEI:这样的互联网工业应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革命性和颠覆性的改变?  焦绪录:互联网是具有颠覆性的,互联网思维就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当互联网应用深入生产,改变整个生产模式时,当未来的工业和制造业走上定制化生产道路时,很多具有阶段性的产业和产品可能会被替代。这种变革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全方位的融合渗透场景。信息技术渗透、覆盖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以及全寿命周期服务等全流程、全产业链集成应用。信息技术运用到节能降耗、品种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装备改善、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将全面提升要素水平。  信息技术应用从制造业向能源开发、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及物流、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扩展,为工业、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支持。在培育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初期,紧密结合信息技术从战略规划、技术路线、研发设计、工程建设到市场开拓,提升产业和企业发展水准。配合社保、教育、医疗、新农村建设、文化艺术、城市管理等社会管理各层面打造各类信息服务平台,强力促进社会进步。  CEI:未来应该如何更深一步推进互联网工业应用?  焦绪录:我们在互联网工业的应用上,需要有长期的、战略性的谋划。目前国家已经在做了,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相关专项计划、推进两化融合等。虽然在短期内,中国的人力资源有优势,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战略布局要提前考虑。在世界大格局中,中国在IT技术上有一些优势竞争地位,这不能丢弃。  我们也要在观念上做出一些转变。原本在传统工业领域,企业都有生存危机感,但是传统的生产模式根深蒂固。怎么样把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融入到传统工业领域内,这是一个大转变,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  生产模式的创新有可能会给产业带来阵痛,在该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业态被淘汰。这种阵痛是中国工业在攻坚阶段必须面临的问题,不管互联网渗不渗透,都有这样一个特征,再加上新技术的冲击,对产业产生叠加效应。  我们在工业方面现在面临很多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应找到更好的出路,在转型升级上实现突破。具体来说,要围绕制造业的智能化,从单个设备的生产到生产工艺、生产方式都实现一些变革。  在未来的工业制造中,更加突出个性化、柔性化的特征。从制造环节、生产环节就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当制造业的生产力提高时,随着智能机器的应用,随着制造业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展,也会发生人员结构的转移。  多方的协同也不能忘记。在未来的工作中,企业是主体,政府只是提供环境上的支持。从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来说,要秉承开放、创新、服务、合作的精神,搭建一个企业沟通协作的平台。  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些企业会产生自发的、内生的需求,会去主动探索。至于具体怎么做,还要有一些实质性的想法。我们将邀请产业、企业一起参与,希望通过搭建的平台,未来在推进典型应用方面进行共同探讨,做推进方向的选择和推进路径的确定。  相关标准和规范也是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我们在未来会重点推一些互联网工业应用的典型案例,希望能够形成示范,为国家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上找到可行的道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加入我们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沪ICP备1904244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