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浦东金桥金藏路的一个工业园区内,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国内顶尖的机器人公司正在陆续调试产品。中科新松战略规划部部长许楠介绍,互动式体验中心将展现一个由新松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组成的微型“数字化智能车间”,其中不乏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10余种产品将呈现新一代工业机器人的多样化和系统化。传统工业机器人市场井喷将至从机器人体验中心可以想象未来的工厂什么样:指令首先传到控制中心,由这个“大脑”给各台机器人分配工作,像手臂一样的六轴机器人能完成搬运、焊接工作;像腿一样的AGV移动机器人能自主规划路径移动,并且可以动态调整;有眼睛一样的并联机器人能将物品分拣……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系统操控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不少装备制造企业解决人力成本上涨压力的利器,上海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对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需求迫切。2013年上海市智能装备产业链总产值已超100亿元。据全球机器人产业联盟(IFR)披露的数据,2013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国内机器人使用密度非常低,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也有较大差距。许楠说:“中国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传统工业机器人成本降低,当两者的费用趋同时,消费市场将呈现井喷现象。”核心技术还需打场“攻坚战”大好市场在前,国产机器人也开始发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机器人产业园规划49个,到2015年工业机器人产值可达2302亿元。天津市到2015年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沈阳抚顺新城去年宣布要建全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预计年产值500亿元……许多企业半路转行"杀进"机器人领域。中科新松研发部副部长田劲松表示,以前做数控机床、自动化装备的企业大多数采用的是集成创新--即采购国外关键零部件在本土企业完成组装,这样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另一方面容易形成价格恶性竞争,"长期来看,这并不利于整个机器人行业发展。"田劲松解释,我国至今尚未破解被誉为工业机器人技术"心脏"的控制通用软件包。"减速器等核心设备占了机器人成本的大头,这个壁垒不突破,价格不可能真正下来。""想真正占领市场,最终比拼的还是核心技术。"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王迎春博士说,而这需要潜心研发。一个用集成创新2年就能做出来的零部件,真正从源头搞懂它的原理,得5-10年。去年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0%,德国KUKA、日本FANUC、瑞士ABB和日本安川四大机器人企业都已经全面渗透中国市场。机器人细分市场时代来临2013年被称为机器人的新元年。据IFR统计,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总市场价值高达1800亿元人民币,今年销量仍可能保持12%左右的高速增长,但未来细分市场增长动力强劲,对机器人呈个性化需求,一种机型"通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更大的市场版图在民用领域。随着自动化进程的推进,智能制造进入千家万户,机器人有望替代人工去做那些日常性、服务性的工作。对于整个机器人行业,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爆发可谓"管中窥豹",新的应用行业需要新的产品,产业资源急需统筹整合。在统筹布局下,内资企业正逐步将视野投向新市场。比如,新松正试图在船舶行业中开辟一个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新市场,而在这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机器人生产企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一大批没有"金刚钻"的企业或将就此淘汰。伴随着全球工业4.0热潮,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如何发展,在10月25-26日即将举办的浦江创新论坛上,作为论坛战略合作伙伴的新松,将就这一话题在先进制造产业分论坛上继续展开探讨。